2017/1/12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是以液相色谱作为分离系统,质谱作为检测系统,经纯化后的样品在液相色谱和质谱部分经过分离和离子化,经由检测器得到质谱图。液质联用体现了色谱和质谱优势的互补,结合了色谱对复杂样品的高分离能力和质谱的高选择性,高灵敏度及能够提供相对分子量和结构信息的优点,在临床检验、临床研究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一、新生儿遗传疾病筛查
新生儿代谢病就是有代谢功能缺陷的一类遗传病,又称遗传代谢异常或先天代谢缺陷,多为单基因遗传病。包括代谢大分子类疾病:如溶酶体贮积症(三十几种病)、线粒体病等等,代谢小分子类疾病:氨基酸、有机酸、脂肪酸等。
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目前已经发现4000多种,虽然多数代谢类疾病发病率不高(1/1000-1/100000),但由于种类繁多,因此遗传代谢病的总发病率在活产婴儿中比例高达1/500,为了提高国家人口素质,提升出生人口质量,因此从立法的高度陆续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实施办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将新生儿疾病筛查列成为母婴保健技术的重要内容之一。2002年卫生部、中国残联人联合会《中国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减少出生缺陷和残疾行动计划(2002-2010)》,再次强调了推广新生儿疾病筛查的重要性。卫生部多次组织全国新生儿疾病筛查专家编写和修改《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办法》,规范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
多数新生儿代谢病检测如果能够早期诊断,通过早期的干预,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减轻疾病造成的损害,甚至能恢复至正常人的生活。但目前临床开展的新生儿代谢病检测项目仅能筛查先天性甲状腺低下、肾上腺皮质增生、苯丙酮尿症、听力筛查、蚕豆病(部分省份),无论是筛查疾病的种类,还是筛查的效率,均不能满足临床筛查的实际需求。
目前在临床新生儿筛查主要的问题是一滴血,只能检测一个项目,筛查一种疾病,检测效率较低,此外多数采用免疫方法,抗原抗体存在交叉反应的现象,结果特异性差,假阳性、阴性结果多,不能满足新生儿筛查的临床需求。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平台(HPLC-MS/MS)可同时一次性检测11个氨基酸,33个肉碱类物质,提供85项指标,筛查精氨酸血症、精氨琥珀酸尿症、瓜氨酸血症、高甲硫氨酸血症、高血氨酸-高瓜氨酸-高鸟氨酸血症综合征、中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等40多种遗传代谢类疾病,这是常规检验方法所无法替代的,又是临床医师全面判断病情所必需的。
二、多种游离脂肪酸
游离脂肪酸(NEFA)是指血清中未与甘油、胆固醇等酯化的脂肪酸,又称非酯化脂肪酸或未酯化脂肪酸(nonesterified fatty acid)。正常情况下血浆中含量极少,在血浆中半衰期2~3分钟,主要与血清蛋白结合转运到全身组织利用,分为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
游离脂肪酸(NEFA)有很强的细胞毒性,可损害细胞膜、线粒体和溶酶体膜等,而且能增强细胞因子毒性,在许多疾病的病理生理中起重要作用。高浓度的游离脂肪酸可加重粥样硬化、诱发心率失常、加重缺血心脏泵功能,抑制葡萄糖的氧化和转运,损伤肝细胞,促进脂肪肝的形成。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可一次性检测11个游离脂肪酸。
三、多种甘胆酸、多种游离胆汁酸
目前,临床上肝功能检测的经典指标为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谷氨酰转肽酶(GGT)等。但这些指标的特异度不高,易受其他因素的影响。
胆汁酸是目前发现的灵敏度特异度都较高的指标。胆汁酸是胆固醇在肝脏分解代谢的终产物是胆汁的主要成分。胆汁酸的代谢与肝胆系统密切相关,有报告统计急性肝炎、肝硬化、原发性肝癌、急性肝内胆汁淤滞、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以及肝外阻塞性黄疸。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平台还可以用于药物浓度监测、类固醇检测、代谢组学研究等。